中国微企网
泰山区上高街道:“1543”工作法让未成年人保护不碎片化
发布日期: 2022-04-01 13:37:17 来源: 大众日报

“让爱不缺席,每周我都会来几次,和孩子聊聊天,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监护、健康、学习等情况,每个月还有专业的心理机构两次上门进行心理辅导,护航孩子健康成长。”3月30日,泰安市泰山区上高街道南上高村儿童主任李双双像往常一样,来到孤儿家中拉起了家常。

上高街道位于泰城东部,城乡接合部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未成年人保护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保护力量碎片化等问题。

“上高街道探索党委领导下多元主体合力共建的服务模式,推行‘1543’工作法,即成立1个领导指挥小组,建设5大片区,实施困难帮扶、成长关爱、培训增能、学法用法4大工程,健全协商议事、档案专员、定期巡访3项机制,在全街道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上高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庆说。

为保障工作力量沉到一线,上高街道还组建了“2+x”护苗服务队,“2”指的是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x”是街道吸纳的社会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学校幼儿园、物业企业、基层民警等共建力量。目前,上高街道共配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27人,共建队伍121支。

研学游、采摘大棚、国学讲堂……位于魏家庄村的上高街道未成年人研学实践中心,形成“研学实践—劳动实践—体能拓展”培训增能专线。“以平台促活动,以活动促保护,我们建立学用结合、学思一体的研学模式,让儿童成长的个性化空间有了落脚点。”上高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姚尧说。

上高街道根据资源力量将辖区划分为五大片区,发挥各片区社会组织、志愿团队、学校幼儿园、驻地单位等资源力量,建立村(社区)、校区、片区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片区内各村(社区)互帮互促,填平了城乡之间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发展不平衡的沟壑,破解了未保工作力量碎片化的困局。

双龙片区教育资源丰富,是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孝迎端午、论语智慧、木工坊、国画、太极拳……针对未成年人的活动丰富多彩。“我们不仅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活动,还建立城乡家庭教育交流沙龙,和枣杭小学结对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双龙社区党委书记吕军说。

标签: 未成年人 上高街道 优势互补 协调发展

资讯播报
24小时热点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