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企网
“推理”限制了侦探小说 《邪恶催眠师》作者:催眠可利用欲望控制人
发布日期: 2020-12-03 10:57:56 来源: 辽沈晚报

名为《邪恶催眠师》的侦探小说出版,在读者与业界引起了不少话题。作者周浩晖以“刑警罗飞”系列小说受到关注和肯定,而新作《邪恶催眠师》将聚焦于催眠这一神秘而无处不在的题材。

作家周浩晖在接受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人可能都跟我一样对催眠有误区,觉得催眠可以完全控制一个人,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它是对人的心理世界的探索,去开发潜意识、潜能,用于心理治疗。即使是控制人,也是利用了被催眠者自身的欲望或者恐惧,并不能完全违背本人的意愿的。”

“推理”限制了侦探小说

周浩晖是标准的理工男,1996年进入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读到2003年硕士毕业。毕业前开始创作第一篇小说《套子里的人》,从此走上写作之路。或许是理科生的出身,让周浩晖更关注于小说的逻辑,因此他更推崇柯南·道尔的作品,“像是阿加莎的作品,对我来说太女性化了,可能因为我是理科生更关注于逻辑性,关注动机、手法、过程。”

于是,周浩晖也努力让自己笔下的“刑警罗飞”成为像“福尔摩斯”那样的经典侦探。

周浩晖说中国悬疑推理的圈子不大,一方面也是因为划定了局限,“我有这么一个观点,以前我们叫侦探小说,近几年有了‘推理小说’这么一个概念,但这个概念倒是把这个圈子封闭得更小了,安了个‘推理’小说就只能追随着线索不断衍生展开下去,其实相同类别的小说在国外有很多种类型,社会派、硬汉派,并不一定要有个局限,范围应该宽一些。我不赞成写作上类别的限制,以及作为读者阅读时的限制。”

中国侦探小说发展迅猛

原来,周浩晖在华北科技学院任教,业余时间进行半职业性质的创作。直到去年才辞去教职工作,回到扬州老家成为职业作家,写书、写剧本,“成为职业作家需要一个过程,一开始写就能养活自己那是比较难的。”

周浩晖能够走上职业写作之路,也与大环境有关,“中国侦探小说在最近十年发展得速度很快,但十年前的基础很弱,不过势头是好的。十年之前,我刚开始写的时候,不要说出书养活自己,连发表作品都没有地方发表,现在侦探小说的出版很繁荣,杂志也很多了。”

即便如此,在所谓“推理”、“悬疑”的市场上,占据主要份额的还是国外作品,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不必说,东野奎吾的作品在中国被大量地翻译出版,美国硬汉派的几个侦探作家的书也成套在出版,周浩晖对此很淡然,“好奇是人的天性,这类题材在任何一种文化里都是读者喜爱的题材,但我们类别小说发展得晚是事实,不单是侦探小说,包括科幻、武侠、爱情都也是在近十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现在创作放宽了,类型丰富了。但因为在世界上侦探小说一直是非常主流,世界水平非常高,经典作品已经有了很多,在这方面,国内作家还有段路要走。”

延伸阅读

骗钱伎俩大都用了瞬间催眠术

为了能够更多地了解 “催眠”,积累素材,周浩晖阅读了大量催眠类专业书籍,因此才有了书中关于催眠的专业描述。事实上,催眠术并非催眠师的专属,而是一早被用于各行各业,心理医生用来治病救人,广告商用来营销商品,江湖术士用来坑蒙拐骗……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催眠有关。

周浩晖说:“社会上很多骗钱的伎俩都是用到了瞬间催眠术,通过一瞬间激起人的情绪,让人一下处在非常恐慌的点上,再用接下来的手段不断去刺激你的情绪,不给你放松的时间,人的极端情绪便阻断了理性思维,有时候在银行人员的劝告下,甚至在警察的警告下都不听劝阻。再说个简单点的,我们有的时候会买一些没有用的东西,冲动型的消费,推销人员也有一些技巧的,买的时候没有给你思考的时间,这些都是催眠的应用。 ”

至于缘何关注到这一题材,还要从周浩晖的一次经历说起,周浩晖说:“一次,我出席南京一个先锋书店的活动,活动是关于悬疑的主题,我和一位催眠师同时作为活动的嘉宾。催眠师在现场的表演我很感兴趣,当时跟他有了一个交流,也是第一次真正了解这个行业里面真实的情况。让我修正了对于催眠的错误认识,催眠并不能完全违背本人的意愿,如果真想要获取内心秘密,也是要高超的催眠师,通过技巧绕过心理障碍才能得到,不可能简单的闭上眼睛就让人说出来。 ”

虽然做了大量的资料累积,但周浩晖自身对于接受催眠是抵触的,“我本身没有这方面的需要,也不喜欢被催眠,对于催眠是抗拒的,可能控制欲强的人都会这样,不想让人过多地接触我心底的世界吧。 ”

标签: 催眠

资讯播报
24小时热点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