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企网
重庆“三峡鱼”牌生态鱼市场加速回暖月售达5万多公斤
发布日期: 2020-05-28 13:51:34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来自重庆三峡库区4大国有水域牧场消息,随着疫情防控好转,重庆“三峡鱼”牌生态鱼市场正加速回暖,4月已达到往年同期正常销售六成左右的水平,月售达5万多公斤。

2019年4月9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正式实施,要求全市水生生物保护区在2019年年底实现全面禁捕,其他重点水域在2020年年底完成渔民退捕,暂定实施10年禁捕。

百姓舌尖上的美味,还能否得到满足?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面变宽,流速减缓,水质变肥,具备发展天然生态渔业的良好条件。为充分开发利用三峡库区宜渔水面资源,大力培育天然生态渔业产业,2010年8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三峡库区天然生态渔场建设的意见》正式实施,要求在三峡库区不具备通航条件的库湾、库汊,合理发展以人工增殖放流为主的天然水域牧场。当年10月,作为重庆国有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庆市三峡生态渔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峡渔业),在忠县龙滩河、干井河选点建设水域牧场,采取“以水养鱼,以鱼净水”的放牧式作业进行生态放养,11月,忠县水域牧场示范工程项目通过专家评审,获准先行先试,再逐步推广。

据了解,2016年,农业部(现在农业农村部)同时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要求重点湖泊水库饲养滤食性鱼类的网箱围栏总面积不超过水域面积的1%。三峡水库蓄水到175米后,重庆形成了总库容量为3亿立方米、面积约137万亩的三峡库区,目前,重庆全市水域牧场已发展到4个,总计1.3万余亩,刚好接近国家限养面积的“红线”标准。期间,重庆三峡渔业总计出资1538万元,对户口在项目范围内、取得渔政部门捕捞证的渔民按照每证5万元左右的标准进行补贴,成功转产渔民297户,有效规范了河道的管理。

为了不破坏整个生态链,三峡渔业在养殖过程中,主要往水域牧场人工放流白鲢、花鲢等滤食性净水土著鱼类苗种,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执行不投饲料、不投肥料、不投渔药的“零投放”方式喂养。

三峡渔业有关负责人透露,“以水养鱼”让鱼的体形都比较“苗条”,年亩产量只有60公斤左右,4大水域牧场每年约75万公斤的鱼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鉴于此,在重庆实施长江禁捕政策前,公司就超前谋划,及时创新经营管理延伸产业链,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有效组织库区现有渔民,健全和完善“公司+渔民”、“公司+专业合作社+渔民”等经营机制,与忠县银恒水产养殖合作社、玉水水产养殖合作社和万州重庆汇仲实业有限公司开展增殖渔业合作,拓展水域牧场5000多亩,实现年增产30余万公斤。

经过多年探索,三峡渔业已成功研发并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域牧场拦鱼技术、过船技术,改良了苗种孵化设备、无(少)水运输技术、产品暂养展示设备等,共获得两项发明专利,七项实用新型专利,同时还制定了从苗种到产品的系列标准,成为“国家三峡鱼生态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在探索利益联结机制中,三峡渔业发挥自身优势,重点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撑和标准化管理,最后对合作社的鱼实施统一销售,通过自己多年建立起的生产、流通、餐饮加工、餐饮服务一二三融合产业链,把“三峡鱼”销售范围覆盖到全国10余个省市300余家零售终端,不仅让愿意入股的捕捞渔民找到了一条新的“致富路”,还直接增加就业岗位40余人,带动销售、运输、餐饮加工与服务6000人以上就业增收。

重庆忠县任家镇老鹳村一组的王玉满今年57岁,当了10多年的渔民,2016年成立玉水水产养殖合作社时,头脑灵活的他把三峡渔业补助的5万元资金全部投入到合作社参股,在家门口当起了“小老板”。“现在按三峡渔业放养的标准化要求实施作业,全生态放养,产品销路不愁了,合作社年年有盈利,自己一个人每年的工资加分红,就有9万元左右。”正在养殖场忙活的王玉满乐呵呵地给大家算了一笔小账。

因为对鱼的品质很有信心,王玉满还介绍了一个购买正宗“三峡鱼”的小窍门:用手机扫一下悬挂在每条鱼背鳍上的二维码,可以准确追溯每条鱼的产地、起捕时间和运输物流信息。

“以水养鱼”的致富路找到了,“以鱼净水”的生态路守好没?

根据重庆市忠县环保部门对养殖水域水质的连续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至2018年,忠县水域牧场干井河(黄金河)水质持续保持在Ⅱ类,2018年监测综合污染指数较2010年降低了48.27%(卫星桥断面)和27.27%(老龙滩大桥断面);龙滩河(汝溪河)水质在2017年和2018年由Ⅲ类上升为Ⅱ类,2018年监测综合污染指数较2010年降低了46.57%(高洞梁断面)和29.26%(龙滩大桥断面)。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学术带头人李云从2011年开始一直在做有关水域牧场的课题研究。他表示,重庆水域牧场模式的生态渔业不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而且还能通过鱼产品的移除消纳氮、磷,有效化解来自消落带和地表径流来源的营养物所造成的富营养化影响,达到保水渔业的目的。李云同时强调,水域牧场在选择鱼类品种时,一定要做科学规划,投放数量、规模得比例合适。投放少了,净化水体的作用就会减弱;投放多了,也会增加水体的负荷。

目前,重庆三峡渔业在先行先试基础上已成功建立起产地环境、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管理等标准体系,经标准控制保障产业有发展,生态有改善,正在以标准体系实施产业扩张,生产更多的优质鱼产品,增加更多的带动产业链。

践行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科学发展理念,重庆正书写着一张渔业绿色发展的全新答卷。(彭国威)

标签: 生态鱼市 重庆

资讯播报
24小时热点 24小时热点
精彩推送